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饱含古人修身智慧的5部家训
时间:2024年05月23日 作者:ebooksoso.com 分类:书单书评 阅读量:6653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是中国古人,人生进阶的八个阶段。
从最基础的格物致知,到治国平天下,不论出身如何,每一个人都渴望成为心怀天下的“国之大者”。
这是我们一代代的中华民族精英,从家书、家风、家训中,传承到血脉基因中的优秀品质。
从中国五大家训,学习古人的修身智慧。

《颜氏家训》

image.png

南北朝,是一个民不聊生的时代,是一段混乱割据的历史,是一部荒唐黑暗的惨剧。
普通老百姓,连吃饭糊口都成了问题。
居然还有人想着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个人,就是颜之推。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这句话,是对颜之推最好的注解。
直到隋朝,社会局势安定以后,颜之推才把自己的治家思想,归纳成为《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是第一部全面系统的古人家训,包含了治家、勉学、养生、归心等诸多方面,就连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认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

《了凡四训》

image.png

《了凡四训》是明代袁黄先生所写,由于袁黄的号为了凡,所以后世也称他为了凡先生。
《了凡四训》是一部连中纪委都推荐领导干部必读的奇书。
之所以奇,是因为书中的故事非常离奇。
在袁黄早年求学的时候,偶遇了一个精通占卜的异人,非常准确地预言了他日后官职如何、俸禄多少,特别预言了他以后不会有儿子。
对于笃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人来说,没有儿子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随着,袁黄长大成人,出仕做官,异人占卜的预言与现实丝毫不差。
袁黄开始坚信人命由天定,从此开始消极懈怠。
直到偶然拜访了当时都得道高僧云谷禅师,劝解袁黄如果积德行善,一定会逆天改命。
袁黄从此每做一件好事,就在云谷禅师给他的功德簿上记下一笔。
结果,一本功德簿还没记满,就如愿以偿有了儿子。
从此以后,加倍积德行善,不仅儿孙满堂,而且事事如意。
于是,袁黄把积德行善作为“命自我立、福自己求”的家训,写在了《了凡四训》之中,以飨后人。

《朱子家训》

image.png

《朱子家训》又名《朱柏庐治家格言》,是明朝晚期的理学家朱用纯的修身智慧。
朱用纯,号柏庐,一生以程、朱理学为基础,知行合一、躬行实践。
明朝灭亡以后,朱用纯隐居民间,教书为生,并将治家格言著作成书。
由于柏庐先生说教书出身,所以他用最精简通俗的语言写作。
《朱子家训》全文只有524字,而且文字都非常浅显通俗、平白易懂。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
可以说,每一句都是修身养性的智慧名言。

《钱氏家训》

image.png

吴越钱氏,可以说人才辈出。
远的不说,仅20世纪以来就枚不胜举,钱正英、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钱钟书、钱复、钱穆、钱其琛等等。
钱氏开枝散叶、家族繁盛的背后,离不开这部《钱氏家训》。
《钱氏家训》,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武肃王钱镠,留给子孙的遗训。
到民国时期,钱氏后人钱文选进一步把武肃王遗训整理成为《钱氏家训》。
《钱氏家训》从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个层次阐述了立身做人的准则。
可以说,这部《钱氏家训》中,就隐藏着钱氏人才辈出的秘密。
比如个人篇的开篇第一句是: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
家庭篇的开篇第一句是:内外六闾整洁,尊卑次序谨严。
社会篇的开篇第一句是:信交朋友,惠普乡邻。恤寡矜孤,敬老怀幼。
国家篇的开篇第一句是: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爱民如子,去蠹如仇。
句句都是大智慧的《钱氏家训》,不只是钱氏后人的行为准则,更是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和成长训言。

《曾国藩家书》

image.png

曾国藩家族,就是一个我们绕不开的传奇。
曾国藩兄弟5人中,2人封侯拜相、2人任军中要职。
自曾国藩之后的近两百年里,曾国藩家族中的科学家、外交家以及各行各业的专家教授数不胜数、人才济济。
曾氏家族兴旺的秘密,就隐藏在《曾国藩家书》之中。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清末乱世,曾国藩带领湘军四处征伐太平天国,为风雨飘摇的清王朝四处平息乱局的同时,还不忘以家书教诲子弟。
“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尽;商贾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
这段曾国藩的家书,就点出了曾氏家族家训的核心:耕读孝友。
事实上,《曾国藩的家书》远不止耕读孝友这么简单,几乎每一字、每一句、每一段,都是闪烁着智慧的人生哲理。
而且,曾国藩的家训,还有很多立足于现实的为人处世哲理。
正如这句“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
曾国藩,封侯拜相、身居高位,可谓站得住、行得通。
但他仍然时刻不忘居安思危,屡屡叮嘱、时时劝诫家人要牢记于心,付诸于行。
老子说过: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我们不仅要为“站得住”去拼搏奋斗,更好为“行得通、走得远”而注重细节,提升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