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关系不顺的人,都应该看看这5本书
时间:2024年07月30日 作者:ebooksoso.com 分类:书单书评 阅读量:7994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曾受过原生家庭的伤。就像网上那句流传已久的话所说:父母一生都在等孩子说感谢,孩子一生都在等父母说抱歉。

《何以为父》

image.png

这是一本所有男性早晚都应该读一读的书。

因为曾经是儿子,现在或以后大概率会成为一个父亲。

身为儿子,这本书可以让你更理解父亲对于家庭的分量和对自己的影响;身为父亲,可以从中看到自己对于家庭的影响,对于孩子的作用,以及学习如何成为“足够好的父亲”。

作者迈克尔•J.戴蒙德在书里描述了一个具有完整生命周期的父子关系。从孩子的孕育开始,到儿子幼年时期的“监护”阶段,再到父亲引导儿子步入成年,最后,随着父亲的年老,父子再次相互走近。

戴蒙德认为,在错综复杂的父子关系中,双方彼此影响着对方。在理想的状态下,父子二人会一同成长和发展。

特别是在原生家庭中受过伤的人,会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与父母“和解”。

有读者说,作为一位父亲,这本书来得太及时了,仿佛看到了自己的一生该如何和儿子相处,以及反思自己和父亲的关系。

的确,像这样实用的人生指南太少了,建议每个家庭都应该备上一本,常读常思!

《一个女人的故事》

image.png

安尼·埃尔诺是2022年诺奖的获得者。

《一个女人的故事》是她在母亲患上阿尔兹海默症去世之后写下的回忆母亲一生的自传体回忆录。

薄薄的70多页,一顿饭的功夫就可以读完,却带给人久久难以平复的心绪。

书中的母亲是一个不服输、想努力改变命运的女人,她人生最大也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让女儿摆脱贫苦。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她可以做任何她能做的努力。可当女儿终于跻身上流社会时,母女之间却产生了隔阂。

最终,在母亲开始遗忘一切之后,女儿逐渐理解了母亲。

有读者说:“我从中找到了我母亲的影子也找到了我自己,感人至深。”

书中记录了非常多母女相处的细节,直戳人心。

“为了让我有一个比她更幸福的生活,她准备做出任何牺牲,甚至最大的牺牲,是让我离开她的身边。”

“她每天从早到晚,卖土豆和牛奶,就是为了让我能够坐在阶梯教室里,听老师讲柏拉图。”

“我失去了与我所来自的世界的最后一根纽带。”

也许是时候正视与母亲之间的关系了!

《人间信》

image.png

这本书是麦家在《人生海海》之后,沉淀五年的全新长篇小说。

他说,《人生海海》是天下事,《人间信》是心里事,是一次探索内心深处关于人性的一些东西。

这些东西里有他最抗拒甚至是恐惧的部分——原生家庭带给他的痛苦和内心深处的伤痕。

有读者说,这本书是麦家掏心挖肺的一部作品,把幽暗的部分坦坦荡荡地些了出来!

故事讲述了“我”有一个“潦坯”父亲,只知道作践自己和亲人,在一次次被伤害后,“我”终于与父亲决裂,亲手把他送进了监狱,而后我却成了全家口中的“叛徒”。

书中写道:“父母姐妹都还活着,却已是孤儿一个。”

这得是下了多么大的决心,才能写出这样一句话啊!

不少网友发出了深切到铺天盖地的共鸣,像是内心的一次排毒和宣泄。

尤其是那些在童年被伤害、被误会、被羞辱讽刺、被抛弃过的人。

《那些我们没谈过的事》

image.png

这是一本太好哭的小说,是感动3500万读者的治愈经典。

作者马克·李维可能是现在还活着的最畅销的法国作家。对于很多人来说,他的另外一本书——《偷影子的人》,可能更广为人知一些。

这个极会写故事的法国男人,在这本小说里讲述了一个关于女儿和父亲和解的故事。

朱莉亚从记事起,父亲在她的人生中就一直缺席,两人的关系越来越差。直到朱莉亚的婚礼当天,依然没有等来父亲,却得知父亲已经去世。然而,葬礼的第二天,她收到了一个神奇的礼物,那是她以为并不爱自己的父亲为她准备的。

朱莉亚终于宣泄了心中所有的委屈和怨恨:

“你要是早一点对我说,爸爸,你是个坏蛋,是个混蛋,你从来就不了解我的生活,你是个自私鬼,总是想按照自己的理想来塑造我的人生,你和很多做父亲的一样,带给我痛苦而嘴上却说一切都是为了我好,其实还不是为了你自己好。如果你这么做,我也许就能听到你的心里话,我们也许就不用浪费这么多的时间,甚至还可以成为朋友。”

有读者说,真的爱死了这本书!读到书里的两封信,连哭两场。

也有读者说,我真想把这本书送给我的爸爸,这里面有所有我想跟他说的话!

《二次成长》

image.png

这个世界不存在完美的原生家庭。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至少要经历两次阵痛般的成长——

第一次是在原生家庭的影响下的成长,第二次是自我对话和探索修复下的成长。

第一次成长,由于原生家庭和成长环境等的影响,所有人的身上都存在着不同的人格缺失:缺乏安全感、自卑、懒癌+拖延症、不愿承担责任、遇事没主见……

这时候,能够影响一生的第二次成长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这本《二次成长》就是一本可供读者自查自用的心理手册,并逐一筛查17种人格碎片中哪些是你缺失的,同时提供19个方法工具箱,帮助你重获完整人格,并系统性地弥补内心缺失、优化心智模式,解决心理问题,实现自我的二次成长。

就如同作者在书里说的,很多时候,我们缺失的不是自我,而是理想的父母。

自我重塑就像是自己做了一次自己的父母,用我们理想中的父母的样子对待自己、护自己,支持包容自己的每一步试错。

如果你想更有效地实现自己的二次成长,不妨读一读这本书,也许会给你带来影响一生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