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挖到的几本值得一看的好书,最后一本直接收藏!
时间:2024年07月17日 作者:ebooksoso.com 分类:书单书评 阅读量:9349
好书每年都有,今年特别少!

还能挖到一些,就我个人而言,真该心存感激,且读且珍惜。

何以为父

image.png

这是一本所有男性早晚都应该读一读的书。

因为曾经是儿子,现在或以后大概率会成为一个父亲。

身为儿子,这本书可以让你更理解父亲对于家庭的分量和对自己的影响;

身为父亲,可以从中看到自己对于家庭的影响,对于孩子的作用,以及学习如何成为“足够好的父亲”。

作者迈克尔•J.戴蒙德在书里描述了一个具有完整生命周期的父子关系。从孩子的孕育开始,到儿子幼年时期的“监护”阶段,再到父亲引导儿子步入成年,最后,随着父亲的年老,父子再次相互走近。

戴蒙德认为,在错综复杂的父子关系中,双方彼此影响着对方。

在理想的状态下,父子二人会一同成长和发展。

特别是在原生家庭中受过伤的人,会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与父母“和解”。

有读者说,作为一位父亲,这本书来得太及时了,仿佛看到了自己的一生该如何和儿子相处,以及反思自己和父亲的关系。

万历谍影1604

image.png

万历版谍中谍?案中案?局中局?

看惯了麦家的现代谍战小说,读完这本书,还是不得不惊叹于作者将历史与谍战结合的奇妙构思,极具野心的叙述视角,扎实的史观和对全局节奏的掌控力。

单看书中庞杂的人物关系和案情走向,不列在纸上,很难一次性全部理顺。

小说讲述了明万历年间,哱拜之乱平叛成功后,发生了一起命案——锦衣卫严旷被杀。本应是被重视的大案,却在次日被宣告仅是债务仇杀。北镇抚司千户陆安以其敏锐的觉察,感受到了其中巨大的隐情和阻力。

然而让他想象不到的是,事件背后牵扯出的竟是弥天大网,锦衣卫、倭人、细作、忍者……鹿缘会、禄生会……轮番登场。

在这张巨网之下的,是迷雾重重的真相。

从京城到西北边陲,到东南沿海,再到朝鲜战场,环环相扣。

这中间有诸多史料夹杂其中,作者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优秀的人物塑造能力,让故事的可信度变得极高。

怪不得梅毅这样评价:“宛如欣赏一幅巨大的明朝风景画卷和风俗画卷,我们可以看到上至朝廷、皇室,下到市井、书坊,内到大明,外至西洋和日本的各色各样的人文趣事。”

流动的森林

image.png

正如封面上的副标题所写,这是一部关于清代的市场经济史。也是一部隐藏在木材里的大清帝国史。

木材,中国古代使用率最高的建筑材料,却长期被忽略在历史的长河中。

作者从这一视角出发,讲述了木材作为大宗商品,是如何被从长江中上游运送到下游城镇,继而满足整个清代中国的房屋、桥梁、舟车建造等需求。

这套转运动作的背后,是一个由林农、地主、伐木工、船工、牙行、钱庄、榷关,以及商帮与行会组成的跨区域的庞大市场体系。

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层面与市场之间的互动和协调。

作者认为,清代长江下游发达的市场有利于木材的生产、贸易,刺激了上中游的人工造林,带来了森林可持续发展的效果。而这种市场经济的特性,使得清代的林木业区别于同时代的任何其他国家和地区。

有读者说,这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局部史,很有启发性。

如果想要拓展认知,多涨一点知识,这本书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秦亡汉兴

image.png

西汉建立后,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对于秦制,到底是继承还是全面废止?

要解答这个问题,就必须从秦制的建立讲起。

要知道做了25年的秦王后,秦始皇才开始12年的皇帝生涯。

虽然最终他完成了大一统,但面对一个全新的国家机器,必须有一套强而有力的制度来支撑这个机器运转下去。

然而它终究只是历史中的一个短暂过渡,西汉接手后,同样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这本书想要探索的就是汉承秦制,并进化出成熟汉制的过程。

这就好比一家公司大换血,新的领导班子做出的每个选择都将彻底改变公司的未来走向,而且稍有不慎就有崩盘的危机。

作者从秦汉两个朝代的制度、人物、派系、文化等入手,引用大量史料,精彩地分析了秦朝和汉朝之间的异同,对决策机制、治理机制,以及政治制度、重大事件等进行了全面梳理,揭开了汉承秦制的秘密。

而且他写得浅显易读,故事性十足,让人一读就放不下。

有读者评价说,作者太会写帝王心理了!从精彩程度来看不输二月河简直了!

魏晋清谈史

image.png

说起魏晋风度,一长串的名字就会相继涌出。何晏、王弼、嵇康、向秀、谢安……

这些名士动不动就组织一场清谈,蔚然成风,延续两百多年。

那清谈到底是什么?他们都谈些什么?怎么谈?在哪里谈?和谁谈?

这本书就从这些问题着手,全面探讨魏晋清谈的历史进程。

从清谈祖师爷——何晏、王弼,坐而论道起,开启了玄谈之路;直至东晋后期的人物评论和佛教清谈。

作者以近两百位魏晋名士为主要线索,从《世说新语》《晋书》《北堂书钞》等史书、笔记中钩沉,展示了魏晋风度的方方面面。

后世对清谈的评价虽大多集中于政治的负面,但在当时,这种文化风气表达的是门阀士族,或者说是整个社会环境对于思想的渴求和自由的追求。

我想魏晋留给后人飘然超脱的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来源于清谈的盛况。

有读者不禁感慨:出版《魏晋清谈史》真是功德无量!功德无量!

如果你也想要了解魏晋风度、清谈,那么读这一本书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