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啊、命运啊,都被这5本书写透了
时间:2024年09月20日 作者:ebooksoso.com 分类:书单书评 阅读量:5448

人生总是起伏的,命运总是无常的。

那些突如其来的苦难和痛苦,常常成为人生路上的阻碍和鸿沟。

今天这5本书,可以告诉我们到底要如何面对人生和命运的无常。

《明亮的夜晚》

image.png

这是一部女性版的《活着》,听中文版的编辑说,这本书能一步步走上年度榜单第一名的位置,全靠人传人,营销动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本书竟然是作者崔恩荣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作为韩国极具天赋的天才作家,在此之前她就因中短篇小说斩获了韩国各大文学奖项。

而看完这部长篇小说,让人不得不佩服崔恩荣的野心和胆子是真的大!

首部长篇,她就将叙述视野拉长到百年,选材上也是涉及了日本殖民、朝鲜战争、跨种族甚至性别的爱情……以此来展开一段家族四代母系成员的故事。

主人公智妍离婚后回到了乡下,在那里她遇到了多年未见的外婆。尴尬和沉默之后,两人成为相互倾吐心声的朋友。于是在一张张老照片和书信中,智妍听到了外曾祖母、外婆和妈妈的故事。祖孙四代的命运传承,在这一刻完成了串联。

故事中的女人们不再是仅供同情、怜悯的角色,也不再是装饰男人壮丽生活的配角。

她们是自己,生如草芥,尽全身之力对抗荒诞的时代,同时彼此搀扶,努力维系着尊严、友谊和爱,一起熬过黑夜,只为了能更好地活下来。

正如有读者评价的那样:这是一种披肝沥胆的真实,人生多苦啊,但向往美好的信念可以打败一切磨难!

《命运》

image.png

《命运》是蔡崇达继《皮囊》之后的又一部重磅作品,献给想要改变命运的每一个人:“只要活下去,命运终是赢不了我们的。”

有网友说,每一个被生活“锤过”的人,都应该读一读它。

故事讲述了活了九十九岁的阿太跌宕起伏的一生,也是她与命运缠斗的一生。她永远在生气、不服,跺着脚质问老天爷“为什么”。即使儿时背负着神婆“无子无孙无儿送终”的残酷预言,却最终逆流而上,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沿海小镇几代人的人生故事、命运选择与时代浮沉。

关于命运,蔡崇达这样说:

“命运最准确的样子就是海,它是巨大的变化的无常的,但它又是存在的,又是有样子的。当你看到它的样子了,你就不害怕它了。”

无数读者被书中那些微妙情绪和感受的捕捉感动到落泪。

比如他描写哭泣:

“我不知道怎么面对老人的哭,我总觉得一旦老人开口哭,就是他们身上堆积的那些人生同时开口在哭。”

比如写受过命运重挫的人的样子:

“最难受的人是说不出话的,他们的眼睛像是又深又黑的隧道,我好像可以看到他们心里那又深又黑的海。”

希望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能拥有那些让我们在有限的选择和浩大的无常中站立着、向前走去的力量,像从没挨过生活的欺负一样,舒展、勇猛地活下去!

《愤怒的葡萄》

image.png

这是一本人生艰难时刻一定要读的经典!

每当撑不下去的时候,翻开这本书,你就能重然对生活的信心和渴望。

作者约翰·斯坦贝克是1962年诺奖得主,《愤怒的葡萄》是他最经典的著作。被胡塞尼、哈珀·李、斯蒂芬·金等一众大师盛赞不已!

故事讲述了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乔德一家,遭遇了沙尘暴的袭击、资本的剥夺,迫使他们离开家乡。他们用破铜烂铁拼装出一辆拖车,堆上所有家当,沿着六十六号公路,一路向西,前往传说中葡萄漫山遍野的天堂——加州。

在这趟三千公里的漫长旅程里,他们经历了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

好不容易到了向往已久的加州,却发现与传说中的大相径庭,低到难以置信的工资,更没有想象的美好,他们依然被生活残忍地对待着。但他们从未放弃对生活的希望!    

有人说,满满的都是苦难,看完之后简直像被狂风暴雨冲刷过一样!

即使年代相隔甚远,但书中的苦难和现在的我们所要面对的,本质上并无二致。

难怪它会被无数人视为人生必读书,因为书中颂扬的是普通人直面苦难的勇气和人性的光芒。

《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

image.png

很多人可能对于杨苡没有过多了解,但是《呼啸山庄》你一定听过。

这部名著的中文译名,就是她赋予的。

经历过军阀混战、浴血抗日、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作为五四运动同龄人、西南联大进步学子,杨苡不遗余力地讲述了这部自传,为我们带来了最真实、鲜活的历史和对生命的感悟。

她口述的这本书视角之宽广,讲述之深远,表达之沉静,让人有一种模糊的感受,彷佛杨苡先生就坐在你对面,面带微笑,不紧不慢地讲人生这百年的变迁。

百年家国史的背后是各色的时代。

比如只在电视剧里看过的北洋时代,你能想象那种风云变幻、波谲云诡的政商人物,在先生口中是“家中常客”且“不大闹得清”。

再比如同样只在电视里见过,培养了无数教育、文化大家的西南联大,先生记忆中的是“文学偶像”巴金,大轰炸后满头灰土的闻一多,拄着手杖走在石板路上的吴宓,还有“夸我们是勇敢少女”的恩师沈从文。

从这部口述自传中,你能清楚地感受到被时代洪流裹挟着的人们,同样也在想方设法地改变着时代脉搏的跳跃和走向。

《东京八平米》

image.png

孤独的城市里,人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地方和存在意义?

这恐怕是所有在城市里打拼的人必须要思考的问题之一。

人生到底是为了一个房子拼搏,还是为了生活的意义而拼搏。换句话说,人努力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日籍华语作家吉井忍在这本《东京八平米》中提供了一种似乎更为宽阔的思路。

离开日本二十年后,吉井忍回到东京,租住东京中心地带的八平米房间,重建在地的生活。八平米在日本被称为“四畳半”,即只有四个半榻榻米大小的房间,租金便宜。但是,没有厨房、冰箱、洗澡间、洗衣机……

要如何在八平米房间自在过活?

吉井忍说,八平米是生活的原点,东京整个城市则是生活的延长线。城市也可以是一个流动的家,一个人也可以快乐自足。

在她看来,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八平米”,可以是真实的小蜗居,也可以是心灵的自留地。

有读者说,读完有一种豁然开朗的醒悟,原来人生是可以主动选择的。

这本书为每一个身心俱疲的现代人提供生活的另一种可能:珍惜此时此刻,用自己的方式,找到你所需要的舒适感和归属感,赋予明天继续生活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