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4本适合深夜静静阅读的书籍,建议多读几遍!
时间:2024年06月12日 作者:ebooksoso.com 分类:书单书评 阅读量:8694

在喧嚣的白天之后,当夜幕降临,万籁俱寂之时,正是心灵寻求慰藉与启迪的绝佳时刻。

在这个时刻,一本好书就如同一位老友,静静地陪伴在旁,引领我们穿越文字的森林,探索内心的宇宙。

今天推荐四本适合深夜静静阅读的书籍,它们或深沉、或细腻、或激昂、或恬淡,每一本都值得你反复品味,多读几遍。

 《中年之路2》/ [美] 詹姆斯·霍利斯

image.png




在前作《中年之路:人格的第二次成型》中,作者一语道破了中年危机的实质:它不是一个年龄事件,而是一种心理体验,源于我们一直以来为了迎合他人期望所扮演的“临时人格”,与我们内心的真实需求发生了猛烈的冲突。

犹如一场心理上的地震,中年之路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审视自己、开始改变的机会。但是踏上中年之路、已然听见内心召唤的我们,为什么发现“做自己”依旧这么难?

这本续作给出了问题的答案:中年的无力感,源于童年时期形成的情结,那是自我还太则小、不足以抵抗外部威胁时形成的心理防御方式。创伤出现得越早,防御手段就会越系统化,情结的力量就会越大。每当我们感受到类似的创伤体验,情结就会被激活,它像嵌在我们“大脑主机”中的自动化程序,把我们局限在孩童式的视野和反应中。

原始创伤最糟糕的后果是它扭曲了人的自我感,并造成一种无意识的冲动,让我们在日后一次次地重演创伤关系。

于是,想要改变的力量和过往经历的束缚互相拉扯,自我想要呐喊,却无力表达。

抑郁、焦虑、内疚、强迫、孤独、愤怒……

中年之路上遍布灵魂的沼泽地。穿越,指的不仅仅是在沼泽中坚持住,直至瘴气散尽;还意味着把每片沼泽都视作待解的命题:

我的抑郁意味着什么?


焦虑与我的哪些过往经历有关联?


是什么在支配我、控制我?

这种态度会让我们主动地面对痛苦,而不是一味地被动忍受,借由穿越沼泽,打破原始恐惧对我们持续了半生的钳制。

我们做的最伤害自己的事情,就是被创伤困住,却还要责怪自己。

以一颗还未长大的心,活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是极为不容易的。

推翻童年的暴政,解开前半生的束缚,是在人生中途,我们必须完成的事情。

《稳固的幸福感》/ 胡慎之

image.png

与其强调过去的经历决定了现在的人生,不如说我们的行为与情绪都受到自身目的的影响。我们无法从某种麻烦中走出来,可能不是因为我们没有能力走出来,而是不想走出来。

阿德勒的“目的论”是一把朝向自己的手术刀,诚实而锋利,它教我们审视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调整动机以便更好地面对未来。

而我们在生活中碰到的每一个问题,都可以被归纳于人生的三大课题:工作、交友与恋爱。

我们在其中遇到的一切烦恼,都源于没有做到课题分离。具体表现为干涉他人的课题,或自己的课题被他人干涉;分不清什么是自己的情感,什么是无须负责的他人情感。

而当我们背负着别人的事情,想要获得他人的认可时,“认可欲求”就让我们不再自由了。

这本书从“目的论”出发,依次拆解了自卑与补偿、生活风格、社会兴趣、创造性自我、课题分离等阿德勒心理学中的核心观点。

作者从自身的经验与理解出发,探讨了我们应该如何放弃全能幻想,学会做一个普通人;作为人格核心的四种生活风格是如何形成和影响我们的;如何建立滋养型而非消耗型的人际关系,等等。

《正念教养》/ 徐莉 / 明淙

image.png

这本书诞生在咨询室的沙发上,围绕着5个深受亲子关系困扰的家庭展开。

两位作者开创性地采用元认知思维养育法,陪伴这些家庭脱离冲突、逼仄的负面状态,建立起积极、温暖的健康关系。

昼夜颠倒,陷入睡眠障碍的孩子,隐藏在背后的厌学抵触情绪,是否源自父亲带有操控性的捏泥人养育方式?


频频失去理智,对孩子暴力相向的母亲,她难道不爱自己的孩子吗?


叛逆的孩子,争锋相对的父女,青春期问题是否不可避免?


父母对孩子非黑即白的“贴标签”,愈演愈烈的手足问题,多子家庭该如何平衡孩子之间的矛盾?


抑郁、偏激、自我伤害——脆弱又尖锐的孩子,尽心尽力维系生活的父亲,陷入绝望边缘的单亲家庭,究竟是哪里出了错?

作者在本书中基于元认知思维养育法的理念体系,结合这5个家庭的真实案例来分别阐述自我内核思维、流动思维、软性外沿思维、心域思维和平等思维这5种正念思维在亲子关系中的应用,以图引领内卷时代下的家长们如其所是地探索自己与孩子的真实需求,厘清矛盾背后的问题所在,修正亲子关系中存在的种种扭曲和失控,从而实现科学养育,让健康幸福的亲子关系成为孩子日后人生路上内心的一罐金子。

《生活本无应许之地》/ 杨吉膺




image.png

存在主义心理学不仅是一种心理学取向,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存在主义不是虚无的悲观哲学,而是一种严肃的乐观主义,它倡导一种生活态度:这个世界也许并不算好,但是我们要尽力而为,努力活出自己的意义和精彩。

如何生活,如何找到意义,如何成为自己,如何面对不可避免的死亡。

存在主义者就像是苦味的鉴赏家,明白春去秋来、苦难与欣喜并不在掌控之中,生命可以是一场耐力赛,也可以是充满惊喜的冒险。

这本书以三个故事勾勒出了存在主义心理学“无为而为”的哲学观。停顿、选择、共情、全心全意沉浸于某事的瞬间,它们都是“存在”的方式。

或许我们不该问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而是必须意识到我们是被生命追问的那个人。

我们必须用自己对生命的体验来回答生命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