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书名骗了!这5本新书好看到尖叫……
时间:2024年06月04日 作者:ebooksoso.com 分类:书单书评 阅读量:5570
年最火的综艺《中餐厅》圆满收官,但黄晓明的“明学”却成了本年度的流行语,一言不合就来句: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相比之下,同样身为店长的黄渤却被吹爆了情商。
《忘不了餐厅》中,黄渤带领着5位“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服务生一起经营了一家温暖的餐厅。
面对这群年龄超过65岁的“巨婴”,开餐厅对谁而言都是莫大的考验——

前一天还拉着小朋友跳舞的公主奶奶,第二天就忘了;
三番两次上错菜却没有察觉;
好朋友来探望,爷爷却当对方是陌生人……

可以说,这群老小孩赚足了大家的眼泪,每一期都是哭过来的。
“阿尔茨海默病”这个词也是第一次广为人知,但其实它离我们很近,它俗称叫老年痴呆症。
豆瓣9.1分新书上榜的《生别离》讲的亦是这样的故事。
作者的母亲也是一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15年间,母亲从普通的健忘,到走失、话多、失语,失智到失能,甚至出现多次差点要命的小差错,最后只能在轮椅上度过余生。
这对家人来说是种精神上的煎熬,看着好好一个人变成这样,内心绝望、压抑、悲痛,到最后不得已接受。
对患者本人,这更是种难以言喻的伤痛,尤其是平日里性格骄傲的人。
作者在书中记录母亲第一次大小便失禁的样子,细细读来令人不禁泪目:

“什么味儿呀?” 大家正在客厅闲聊,小栗突然说,“怎么这么臭?是不是老太太拉裤子了?”
“我没有,你才会拉裤子!”母亲马上抗议。
父亲的眼睛一下子直了:“你们说什么哪?老太太怎么了?”他耳朵不好,没有听清大家在说什么,却敏感地意识到又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了。
“走,我们回屋看看去。”小栗说着要扶母亲回卧室。
“我不去,我没有拉裤子!”母亲竭力保持着最后的自尊。
我和小栗把母亲带回房间,情况果然如此。为母亲洗浴更衣之后,母亲仍呆呆地望着丢在一边的脏衣裤,嘴里一直在喃喃自语:“不是我,我没有拉裤子。”

想必,这一定是她经历过最绝望的事了吧。
以前知书达理,如今竟成了从来都不觉得会成为的人,只能用不断喃喃自语来“自证清白”。
根据《世界阿尔兹海默病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共有约4680万老年痴呆患者,预计到2030年患病人数将达到7040万,这些人每天都在不断生活、不断忘记。
《忘不了餐厅》中有一句话:“比失去更残酷的是忘记。
作者在记录病情发生、发展以及症状和应对方法的同时,也时刻保持着对亲情的关怀:如果活着,请珍惜所有,有时候幸福说走就走。
除了《生别离》,小编发现今年还有很多小众但值得品读的新书,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神奇的主角光环,但贵在耐读。

《药物简史》

image.png
电影《我不是药神》是从一盒药开始的故事,也是改编自白血病患者陆勇代购抗癌药的真实事迹,但你是否了解过,药物面世前经历了什么?
《药物简史》说的就是这件事——我们吞下的每一粒药丸,背后都有一段精彩绝伦的传奇故事。
18、19世纪的医生和如今的患者一样,深信医者无所不能。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医生不愿意承认大量产妇死亡是因为他们的手上带着细菌,更别说普及消毒水;
今天如同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鸦片,最初出现时曾深受医生、战士喜爱,甚至被称为“人类的大救星”;
青霉素的发现过程也是一番难以想象的尔虞我诈……
作者伯奇曾求学和执教于牛津大学医学院,具有丰富的医疗经验和教学经验,他不愿意再写枯燥的医学史读史,反而用幽默的语气反讽当时诡异的医学事件。
在他的笔下,华盛顿临死之前说的最后一句话竟是“让我安静地去吧”,因为此前他被灌了大量水银,还被放了2.5升血,美其名曰“放血疗法”。
用作者的话说,千年长河,医生害死的病人远比救活的病人多。

《我快要幸福了:一个作家和抑郁症的搏斗》

image.png
从乔任梁到崔雪莉,抑郁症致死的速度让人毛骨悚然。
更可怕的是,如今还有无数人正在不知不觉中走向抑郁的边缘……
据世卫组织统计,全球有超过3亿人正在被抑郁症折磨,在中国,抑郁症患者人数已达5400万人。
作者默尔金就是其中的一个,她从小遭受父母漠视,一直以来被抑郁症所折磨。
当她回顾自己与抑郁症长达一生的搏斗时,她觉得自己应该撕去生活的面具,告诉大家通常被人们故意遗忘的健康状况是怎么样的,她是如何在漫长的一生中找寻黑暗尽头的希望之光。
她希望所有人都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与世界化敌为友。
一位抑郁症患者写的抑郁症之书,告诉我们,抑郁症绝不是心情不好这么简单。

《精致的独处》

image.png
可怕的互联网时代,孤独就像是随时传染的病毒,蔓延到各个角落。
微信好友里找不到一个人可以谈心,通讯录里全是外卖和快递的号码,短信箱静静躺着电商们发来的促销活动。
网上热传的【12级孤独测试】,在偌大的城市里,随随便便就有人做到满分。
作者罗森布鲁姆是《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由于职业的关系,她常常处于独处状态。
为了探寻独处和个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她决定踏上了为期一年的“一人行”
她发现,在这样的时光里,自己比平时更具洞察力,对世界的体验也更为丰富、细腻。
这可能也就是西方哲人所说的:“利用机会独处的人,通常都有深度。”

《理想的读者》

image.png

对比其他写作大师,曼古埃尔是个另类。
他更厉害的地方在阅读,把自己融入到阅读里的世界后表达出来。
这部豆瓣8.6高分的《理想的读者》就是他在阅读时创作的作品。
书中,作者亦是主人公,主人公亦是作者。
在7岁的时候,一个陌生男孩在公车上叫他“犹太人”,这是他第一次知道自己与其他人身份的不同,也是至今犹新的记忆;
讲到恋爱中的博尔赫斯时,他引用爱丽丝梦游仙境的场景,变得梦幻童话;
追溯切·格瓦拉之死他心情百转千回。
当他得知把格瓦拉引向卡夫卡的文学启蒙老师竟是军政府密探时,气得咬牙切齿……
此外,书中有几句话,小编觉得非常有意思:

“读《少年维特的烦恼》而自杀的读者,不是理想的读者,只是滥情的读者。理想的读者,罕见滥情。”
“理想的读者读起每一本书,多少都像在读自传。”
“理想的读者,才不跟着故事走,而是投身故事当中。”

小编认为,理想的读者首先必须有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再投身阅读。
这5本书虽然小众,甚至书名平凡到很难发现,但其中的趣味和价值,想必只有“理想的读者”才能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