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本近代历史书,每一位中国人都应该看看
时间:2024年07月07日 作者:ebooksoso.com 分类:书单书评 阅读量:8568

《战国策》里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历史不但可以是一面镜子,

而且还应该做一盏指路明灯。

有些历史,我们不能忘,也不该忘。

《南京大屠杀》(张纯如)

image.png

在1937年的12月的一天,南京的人民过着和往常一样,平淡的日子。

但是,日军突然攻入城中,打破了平淡的一切。

六周的时间,30多万中国的平民百姓和士兵,遭到有计划的强暴、折磨和屠杀,死亡人数超过了,长崎和广岛因原子弹爆炸,遇难人数的总和。

作者张纯如对这次大屠杀的幸存者进行了大量采访,并挖掘出很多,首次发现的文献和证据。

张纯如非常理性且客观的态度,分析南京大屠杀发生的根源。

日本的教科书和心理双重层面,向学生灌输对中国人民的仇恨和蔑视;

以及高度军事化的教育体制等,或直接或间接,导致了这场屠杀。

张纯如为了让亚洲以外,更多的人知道这段历史,用英文写成这本书,在1997年,南京大屠杀60周年之际,出版了这本书,随即引起强烈的反响,也填补了西方国家对这一历史事件的空白。

《最后的皇朝》(祝勇)

image.png

祝勇任职于故宫博物院研究所。

平时能接触到大量的一手资料,针对辛亥年这一年,三百多个日夜所发生的事件,讲述辛亥革命发生的必然性。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具转折性的一年,从春节到除夕,有转折、有浮沉、有悲喜、有恩怨、还有可能和不可能的交织。

同时,也包含了晚清几十年的光阴。

祝勇通过大量的照片和细腻的笔触,把我们带回那个风云变幻、存亡兴替的辛亥年。

人性,在历史转折处,展现得淋漓尽致。

革命,无数人牺牲,却换来不彻底的改变。

《晚清之后是民国》(赵焰)

image.png

主要聚焦在1916-1928年,这段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民国历史。

以清晰的脉络和叙述,客观的视角和立场,全景展现从晚清到民国这段时期的大变局。

从大历史的角度,描写了袁世凯去世到蒋介石北伐成功,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古老的东方帝国,社会各方面的嬗变。

在一跃成为亚洲最早的共和国之后,不但没有新生,反而陷入内斗之中:

政治和军事,经济和文化,信心和信仰……

到最后,仍恢复到一人高度集权的历史背景,这段动荡告一段落。

在当时那个,充斥权利游戏的社会中,每一个派系轮流上场,操纵着政局的发展与变迁。

我们从那时一路走到现在,虽曲折,但终究是找到了一条正确的路,而且越来越好。

《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易社强)

image.png

何炳棣先生称赞其为“迄今最佳联大校史”。

易社强是西南联大的荣誉校友,师从费正清教授。

自1955年开始从事中国现代史的研究,用了二十年写成此书。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走访了几十位西南联大的校友:

费孝通、冯友兰、金岳霖、钱端升、鲍觉民……

这本书不止是一部校史,更是一部珍贵的历史资料。

作为一个美国人,在不同的教育背景下,拥有扎实、丰富的历史资料知识,写作角度新颖,拥有“旁观者清”的客观和理性。

联大的教师们,虽已成我们心中的影像;

但联大的精神,会永远传承下去。

《五四运动史》(周策纵)

image.png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发生了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市民群众和工商人士等,共同参与的爱国运动。

这些人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各种手段,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一次运动。

随后天津、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武汉、济南的学生和工人,纷纷给予支持。

新中国成立后,5月4日被正式定为青年节。

作者对五四运动的研究,着眼于回归事件现场,对细节的严格考证,旨在还原历史的真实性。

五四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影响至深,由北京一地,逐步扩展为全国性的政治爱国运动。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这段历史,应该被铭记。

五本书,五段历史,五个转折点。

风月可忘,惟历史不能忘。